3月15日-3月25日,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與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Mikhail Pletnev)2018年中國巡演將在八個城市依次上演。分別是:北京、鄭州、南京、上海、珠海、廣州、深圳和南寧。
此次訪華巡演,指揮將由常與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俄羅斯新生代指揮中的佼佼者亞歷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Alexander Sladkovsky)擔任,普萊特涅夫先生則擔任鋼琴獨奏,同樂團一起演奏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xié)奏曲。
在南京站和上海站中,來自莫斯科大劇院和俄羅斯國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劇院的芭蕾舞者們也會加盟,同樂團共同演繹《古風組曲》。
普萊特涅夫1957年出生于前蘇聯(lián)的阿爾漢格爾斯克,雙親皆為音樂家。他在幼年時即展現(xiàn)出過人的音樂天賦,13歲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在名師弗利爾(Yakov Flier)與弗拉先科(Lev Vlasenko)門下學習。
作為鋼琴家,普萊特涅夫以1978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金獎為起點,逐漸打開了世界范圍內的認知度。
他的專輯和現(xiàn)場演奏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著他對于作品擁有著精湛的詮釋能力。英國每日電訊報曾評論道:“從普萊特涅夫的指尖和大腦傳遞出的理念活化了音樂,并為之注入了新鮮與智慧。他讓音樂自然靈動。”英國泰晤士報將他的演奏描述為“與生俱來、驚為天人的巨大創(chuàng)造力”。
他錄制的《斯卡拉蒂:鍵盤奏鳴曲》專輯獲得了1996年的留聲機大獎。BBC音樂雜志稱這張專輯是“鋼琴演奏的極致之作…僅此一場演出就足以使普萊特涅夫榮登史上最偉大鋼琴家的行列。”
他錄制的貝多芬交響樂和鋼琴協(xié)奏曲的專輯(DG唱片)被《紐約客雜志》評為 “2007年度最佳專輯”。
普萊特涅夫眾所周知的第二個身份是指揮家,是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jiān)。
他集結了優(yōu)秀的演奏家,組成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團員們也都是前蘇聯(lián)一流交響樂團中的高手,大多可獨當一面擔任獨奏。1990年11月16日,普萊特涅夫和他的樂團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演奏廳進行了首演。
在他的帶領下,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在短短幾年內就成了世界一流的樂團。樂團出訪過幾乎歐美各國,幾乎在所有的知名音樂廳和音樂節(jié)演出過。
樂團錄制的第一張專輯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專輯被英國著名的古典音樂雜志《留聲機》列為歷史上同一曲目最好的錄音之一。
在2004年,樂團因唱片《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Prokofiev: Peter And the Wolf) 而獲得格萊美大獎,成為第一個獲得唱片業(yè)最高榮譽的俄羅斯樂團。
作為作曲家,普萊特涅夫曾為樂團、鋼琴、弦樂和聲樂創(chuàng)作過作品。他將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和《睡美人》組曲改編為了無與倫比的鋼琴曲,并且被選入了1998年出版的《二十世紀偉大的鋼琴家》系列專輯(飛利浦古典)。此項改編還成為了考驗鋼琴家技術水平的“試金石”。
他將普羅科菲耶夫的《灰姑娘》改編成了由兩架鋼琴來演奏的作品,從而獲得了2005年格萊美獎的最佳室內樂演奏獎。
我們很難用簡單的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或者是分化領袖來定義普萊特涅夫,因為這些都是普萊特涅夫作為藝術家的重要方面。
然而,比起上述的各種稱呼,他更喜歡音樂家這個定義,哪怕他可以將自己的鋼琴家生涯和指揮家生涯平衡的很好,他也認為自己只是一個音樂家而已。
2006年,普萊特涅夫曾一度專注于指揮家活動,不再彈琴。直到六年后的一天,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邂逅Shigeru Kawai三角鋼琴,被其琴音深深感動,從此重新開啟鋼琴家活動。
本次巡演,KAWAI音樂會大三角鋼琴SK-EX依然為普萊特涅夫的御用鋼琴,將為八地樂迷帶來非凡感動。KAWAI社內最高資格調律師MPA也將一如既往地全程為其保駕護航。
巡演安排:
3月15日 19:30 北京國家大劇院 (大麥網(wǎng)售票)
3月17日 19:30 河南藝術中心 (大麥網(wǎng)售票)
3月18日 19:30 南京保利大劇院 (大麥網(wǎng)售票)
3月20日 19:30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大麥網(wǎng)售票)
3月22日 20:00 珠海大劇院 (劇院官網(wǎng)售票)
3月23日 19:30 廣州大劇院 (大麥網(wǎng)售票)
3月24日 20:00 深圳音樂廳 (大麥網(wǎng)售票)
3月25日 20:00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 (劇院官網(wǎng)售票)